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辽宁:三大“蓝色产业”助力海洋经济远航

    信息发布者:mmt123mmt
    2018-01-09 17:37:24   转载

      时过冬至,白昼渐长。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因来自大海的湿润,比内陆城市多了几分暖意。

      大连、丹东、锦州、营口……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到,辽宁省海洋经济近年来稳步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为了更好地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三年攻坚计划,目前,辽宁省第一次海洋经济调查工作正在推进中。

      占据高端海洋装备制造前沿、拉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开发新型旅游产业……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眼下,辽宁沿海经济带三大“蓝色产业”正在助力海洋经济扬帆远航。

      装备制造:占据行业高端

      时下,全球海洋工业产业形势错综复杂,竞争态势白热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制造业领域,突破设计制造核心技术,提升综合能力;在风能等新能源领域,加强研究应用,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在全球船舶工业形势相当严峻的今天,大连船舶工业依然占据着高端装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沿。”12月26日,大连经信委的一位干部,打开互联网上的全球船舶工业实时数据,对记者逐项讲解,“这种实力,与我们发展节能环保的高技术船舶和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分不开。”

      抢占行业前沿位置,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始终发挥着引领作用。

      大连湾畔,巨大的第六代A5000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格外引人瞩目。这个集修井和钻井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按照国际最高标准建造,满足了国际海洋钻探的最新规范要求。平台从开工建设到试航结束,按国际惯例通常至少需要36个月,而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仅用了26个月。

      “这是我们近年来在该领域建造的 ‘最复杂’的一个产品。”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厚盛自豪地说,“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钻井的高端装备梯队得到进一步完善,我国深水钻井高端装备规模化、全系列化作业能力已经形成。”

      为应对全球造船行业低迷的市场形势,大连船舶重工集团降成本,提质量,精心设计、生产。从2013年8月至今,大船海工共完工20条平台,与海外同类产品相比,可变载荷轻、故障率低,受到船东的广泛好评。

      依托北钢管业年产25万吨大口径无缝钢管等项目,营口正在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工程船舶制造、港口物流机械和海洋石油勘探装备设施等产业,打造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体系;在盘锦,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已成为一大特色产业,重点发展海上自浮式钻井平台等高端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盘锦正在做大做强沿海特色产业。

      海洋装备制造业“辽宁制造”名声越来越响亮的同时,辽宁沿海经济带对海洋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应用也在阔步前行。

      今年秋天,大连市庄河黑岛镇南部、王家岛东部海域,规划中的庄河风电场III进行了试验桩基础沉桩施工。

      “此举为大连后续进行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撑,积累了宝贵经验。”提起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施工,承建方三峡新能源大连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俊松表达了对辽宁海上风电项目的期望。

      庄河风电场III,是辽宁唯一的海上风电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上网发电量可达7亿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为电网节约约23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2.7万吨,对缓解东北地区能源、环境压力,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水产品:拉长深加工产业链

      有人说,全世界做海蜇生意的,90%是营口人,营口海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凤章对此很认可。20多年前,老孙和营口大多数做海蜇生意的人一样,只卖鲜海蜇,风险大收益低,买卖只在家门口转。如今,公司的产品都已经过精加工,育苗、收购、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条下,公司的收益越来越高。

      “把生意做这么大,靠卖资源哪行。”孙凤章强调卖原料与精加工后终端销售的差别,“其间利润要翻几十倍”。

      把产业链拉长,把产品“做深”,不但在业界广受认同,还得到营口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16年,营口市海蜇养殖面积3.4万亩,繁育绵蜇苗3.7亿头,海蜇规模加工企业有20余家,年加工产量9万吨,在全省排名第一。

      同样,在大连市,作为特色优势产业的水产加工业也一直备受重视。

      退休教师崔树军喜欢冬补,为防假货,往年总是托朋友在大连买海参。今年,她的大连海参全部购自超市。“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知道产品的所有信息,这让人很放心。”

      百姓放心,源于大连建立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2016年至2017年,大连连续两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单位。如今,以海参为试点品种,初步建成了大连市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产业链条完整,可追溯体系才能运行”,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质控制总监王爱东对自家的水产品加工产业链运行状态非常自信。育苗、养殖、加工、净化、配送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和可追溯体系,确保了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安全”。

      “拉长水产品加工产业链并非龙头企业的专利。”大连海洋与渔业局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邹丽介绍。现在,大连市已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的水产品加工系列。

      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加大海产品资源的精深加工力度,提高资源价值,推进产业链向终端延伸。这种共识,推动了沿海各市积极推行地方优势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鼓励企业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打造更多的优势水产品品牌,带动渔业全产业链有序发展。

      沿海旅游:做足“海文章”

      辽东湾新区奥体中心西面,有一片占地47万平方米的含章湖水上休闲度假区。“湖”由10平方公里海水自然形成,即使在冬天,也展现着滨海公园独特的美。

      “盘锦没有海岛,沿海旅游资源少,这种自然条件的制约,让我们更看重现有资源的整合。”盘锦市旅游局产业规划科科长毕志明如此评价这种旅游新业态。

      像盘锦一样,近年来,大连、营口、锦州等市大力整合沿海旅游资源,强化旅游功能产业化,大力发展旅游新业态,做足“海文章”,为海洋经济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3年,全球第一个海上世园会举办,将锦州独特的蓝色魅力推向了世界舞台。近年来,锦州充分利用海资源优势,规划建设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和配套设施。在众多旅游项目的支撑下,逐步呈现出滨海旅游集聚效应。

      大连则在发展传统滨海旅游的同时,把目光投向大海深处。

      继2015年中华泰山号从大连港始发后,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邮轮将大连列入进出港航次计划城市,大连已成为国际豪华邮轮始发港。

      与邮轮游成熟的市场发展现状不同,在大连,海钓运动在民间颇受追捧。为此,大连市将很快出台专门针对休闲渔船的监管方案,即将试行大连市休闲渔业船舶管理办法。“新办法将致力于扶植开发新兴产业业态,为海洋经济开拓更为安全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李赟说。

      这样的开拓意识,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并不鲜见。丹东,“春花秋叶”,陆海统筹;营口,滨海温泉游独树一帜;葫芦岛,全域游发展后劲十足。

      辽宁沿海经济带依托海洋,深度调整海洋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挥区位和先发优势,正在向进一步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迈进。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